明朝初年有一位刚正不阿的清官名叫韩宜可宏图优配,他出生于浙江山阴(今绍兴)。在元朝至正年间,地方御史台曾想征召他做官,但韩宜可看透了元朝腐朽没落的本质,认为这个王朝已经日薄西山,便婉拒了邀请。
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韩宜可才通过举荐入仕。他最初担任山阴县教谕(主管教育的官员),后调任楚王府录事,不久又升任监察御史。这个职位可不简单,主要负责监督百官、巡查地方、整顿朝纲,需要铁面无私、敢于直谏的人来担任,而性格刚直的韩宜可正是最佳人选。
当时朝中有三位权臣——丞相胡惟庸、御史大夫陈宁和中丞涂节深得朱元璋宠信,他们结党营私、横行霸道。作为监察御史的韩宜可看在眼里,决定挺身而出。他抓住机会向朱元璋上奏,直言这三人奸诈险恶、恃宠而骄、结党营私、滥用职权等多项罪状,甚至直接请求处死他们。
朱元璋闻言勃然大怒宏图优配,厉声呵斥:你这个口无遮拦的御史,竟敢污蔑朝廷重臣!当即命锦衣卫将韩宜可关入大牢。不过没过多久,朱元璋又把他放了出来。
展开剩余56%当时明朝刚建立不久,很多律法还不完善。官员一旦犯错,不论轻重,动辄就要挨板子或者被发配到凤阳屯田。韩宜可再次上疏,据理力争:官员犯罪应该根据情节轻重分别惩处,怎能不分青红皂白都用同样的刑罚?朱元璋觉得他说得在理,便采纳了这个建议。
还有一次,朱元璋下令将犯罪官员的妻女赏赐给其他官员。在所有受赏的官员中,唯独韩宜可坚决推辞。他义正言辞地说:自古以来,一人犯罪不该牵连家属。这种株连的做法是滥用刑罚,把犯罪官员的妻女赏赐给他人更是不妥。
朱元璋听后大为赞赏:一般人能直言进谏已属难得,而他连赏赐的美色都不为所动,这才是真正的清正之臣啊!
韩宜可最终在建文帝即位后不久病逝。据说他去世时,天现流星陨落,战马惊嘶,仿佛天地都在为这位清官的离世而哀悼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